雙面涂膠機在板材加工中,涂膠量過多會導致溢膠浪費,過少則影響貼合強度,合理控制涂膠量需結合設備調節與工藝適配,平衡效率與質量。
設備參數調節是控制核心。通過調整膠輥間距,可直接改變涂膠厚度,間距增大時膠量增加,反之減少,操作時需根據板材厚度與膠水粘度逐步微調,例如對3-5mm厚的板材,間距可設定在0.1-0.3mm之間。膠輥轉速與送料速度需協同匹配,轉速過快或送料過慢會使單位面積膠量增多,可通過試涂確定兩者比例,確保膠層均勻覆蓋。
膠水特性需針對性適配。水性膠流動性較強,可適當降低膠輥壓力,減少擠壓導致的膠量流失;溶劑型膠則需提高壓力,避免因粘度高導致涂膠不連續。膠水溫度也會影響流量,夏季溫度高時膠水易稀釋,可適當降低膠輥轉速;冬季粘度上升,可通過加熱裝置升溫至適宜范圍,維持穩定流量。
檢測與反饋機制不可忽視。在涂膠后設置光學檢測裝置,實時監測膠層厚度,發現偏差時自動調節膠輥參數。對易出現局部缺膠的板材邊緣,可在對應位置增加膠輥凸緣,強化局部涂膠量。定期清理膠輥表面殘留膠水,防止結垢影響膠量均勻性,清理時需使用與膠水類型匹配的溶劑,避免損傷膠輥。
生產中需根據板材材質調整策略,實木板材表面多孔,可適當增加膠量;密度板表面光滑,膠量需減少以防溢膠。通過多維度控制,既能避免膠水浪費,又能確保板材貼合效果,為后續加工環節提供穩定基礎。
|